新冠給全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和痛苦,而中國成功遏制疫情,也為自身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,按照目前的態勢,海外市場遙遙無望。而發展“內循環”城市已然飽和,舞臺轉移到農村是中國政府順應歷史的必然選擇,也因此政府屢屢出政策,官媒也頻頻發聲,農民朋友很有可能將迎來歷史性的大翻身——
央視網消息(新聞聯播):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,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。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,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。近年來,我國不斷深化農村改革,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,城鄉經濟循環的新模式正在形成,城鄉統一的大市場逐步建立,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開辟了廣闊空間。
今年國慶中秋長假,到鄉村去成了人們出行的熱門選擇。互聯網搜索平臺上,“鄉村游”的搜索熱度就比去年同期上漲了42%。體驗農耕文化、欣賞田園風光、采摘瓜果蔬菜,豐富的鄉村業態,讓人們感受到了鄉村的魅力。
30.9億人次,這是去年我國鄉村旅游的人數,占國內旅游總人次的一半以上,創造的收入1.81萬億元。火熱的背后是城鄉之間出現的一些新變化。
新業態架起推動城鄉循環的重要橋梁。
大山深處的浙江松陽四都鄉一度因為山高路遠成為“空心村”。近年來,這里的鄉村通過改善基礎設施、吸引外來資本,建民宿、建書店、建文創基地,人氣旺了,曾經凋敝冷清的鄉村再次煥發出活力。
最近五年里,僅四都一個鄉,累計吸引外來工商資本投資3.8億元。去年全年,四都鄉的旅游總收入超過3000萬元。
如今的中國鄉村正在成為吸引資本、人才流動的新熱土。
各種生產要素從城市向農村集聚,正在深刻改變著農業生產方式,分散低效的農業向著集約化、現代化轉型。
在河南鶴壁,8000畝花生田里,大型無人駕駛農機按照規劃路徑精準地開進花生田。從育種到收獲,機械化、智能化貫穿始終。
無人農場、智慧大棚、訂單農業正在成為農業生產新風尚,新的服務模式也縮短了城市和田間地頭的距離。手機下單、產地溯源,在湖南長沙,手機里的一個小程序搭起了小農戶和城市消費者溝通的平臺。
由于種菜的規模小,湖南農民李建純這樣的小農戶過去賣菜很費勁。現在,老李在平臺上有了自己的蔬菜電子檔案,城里的消費者能隨時調閱,老李也能實時收到訂戶反饋的信息,根據訂單需求做好種菜安排。如今,在這個平臺上已經匯集了500個李建純這樣的小農戶。
農業在變,新技術、新服務越來越廣泛地進入農業生產領域,一二三產業在鄉村加速融合,城鄉循環的格局正在形成。
城鄉的差距不斷縮小,廣袤的農村正在以一種新的面貌吸引外出打工的人們返回家鄉。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7月底,全國新增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1300多萬,其中5%的返鄉留鄉農民工通過云視頻、直播直銷等新業態創業。
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會議就提出,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,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。
農村有活力,城鄉間更加暢通的循環也將激發出更加強大的經濟增長動力。
此內容來源于網絡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。